福田區社會建設專項資金總第十一期
資助項目自評報告
(中期 □末期)
項目名稱:“信”福行動——爭做誠信居民,共筑信用社區
機構名稱:深圳市智慧安防行業協會
提交日期:2022年1月10日
撰寫說明
一、項目自評報告應反映出項目的進展情況、項目成效(包含項目結果、項目影響力、預期社會效益實現情況),而不是簡單的描述項目狀況。
二、項目自評報告應包含但不限于下列內容。
1.項目基礎信息
2.項目實施情況
3.項目成效情況
4.項目整體情況總結
5.項目財務總結
一、項目基礎信息
二、項目實施情況
(一)項目資源管理情況(包括人員、物資、設備投入等)
(1)累計人員/人次投入數量:
協會專職人員:31人
協會兼職人員:5人
活動講師:5人
宣傳條幅:10條
宣傳背景板:5個
宣傳易拉寶:20個
游戲道具:400個
飲用水:1440瓶
宣傳單頁:2500份
宣傳冊2500份
宣傳紙袋:750個
宣傳海報(粘貼社區公告欄等):100張
活動道具(KT板):15個
活動道具(轉盤):1個
(二)項目服務實施情況
1.項目服務進度(包括整體服務進度比例,有無滯后等)
項目啟動至今,已完成50%服務進度(1-5場)。第六場活動擬定于1月開展,現受新冠疫情影響,暫停開展。
2.項目產出情況匯總表
3.項目服務實施的具體情況(包括服務的內容、參與對象、服務人數或人次,服務的影響,服務對目標達成的影響)
3.1 服務內容
福田區信用進社區活動,有助于向轄區居民進一步普及信用知識,加深信用意識的培育,促進轄區居民整體的信用水平的提升。該活動將采用系列宣傳的形式進行,通過列舉信用法律法規、展示鮮活案例、進行專家解答、開展趣味互動游戲等內容,向福田轄區居民宣傳誠實守信的重要意義、失信懲戒措施和納入黑名單的法律后果等,以此進一步提高廣大居民的誠信意識,深化開展誠信做人、誠信做事、誠信工作建設,努力營造城市、自律、守信、互信的氛圍,為推動福田區建立和諧誠信的社會做出新貢獻。
3.2 參與對象
福田區各街道社區居民、物業工作人員、商戶等。
3.3 服務人數/人次
500人/5000人次
3.4 服務的影響
以家庭為單位的社區居民非常關心誠信問題,并希望通過本次活動開展,將誠信知識、法律知識、行為準則以有效的方式輸出給社區居民,使之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,從而更加約束自身行為,減少甚至杜絕經濟生活中存在坑蒙拐騙、制假售假等陋習,有效降低社會交往的風險和成本,減少社會生活中的矛盾、摩擦和沖突,建立誠信做人、誠信的信用社區,營造城市、自律、守信、互信的社區氛圍。
3.5 服務對目標達成的影響
對社區而言,本次活動向社區居民、商戶宣傳誠信文化、普及個人誠信知識、信用政策,提升社區居民對信用的認知程度;對企業而言,社區居民也是職場人員,員工通過了解相關法律知識、職業道德和信用知識的宣講,有利于提高員工素質和協調人際關系的能力,增強團隊的凝聚力,從而將這份約束帶進工作,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務;對于行業而言,可以有效減少因征信而引發的沖突,減少經濟生活中存在坑蒙拐騙、制假售假、賴賬不還等陋習;對社會而言,誠實守信、講求信用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質,優化人際關系,建立信用社區,增強社會的凝聚力,推動社會進步。
4.項目實施內容與項目計劃的差異(包括差異的內容、原因、影響)
(三)項目風險與輿情管理情況(項目如何進行風險管理和輿情管理)
(1)疫情防控:項目團隊全員學習疫情防控知識,隨時關注疫情動態,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政策。
(2)場地安全:每場活動均需要提前做好現場考察工作。
(3)惡劣天氣的影響:及時關注天氣預報,確保室外活動時社區居民的安全,如遇惡劣天氣,則改為室內活動方式,如沒有室內場所則根據情況必要時先取消活動,盡可能避免天氣對項目實施產生的影響。
(4)活動物資欠缺:及時補充印刷宣傳資料,也可將宣傳冊電子檔發送業主群,方便居民隨手查看了解學習。
(5)設備音響故障:儲備2家及以上設備供用商,活動當天提前布置場地,測試設備。
(6)參與人數過少:主動向居民介紹活動的背景和意義,講解相關知識內容,引導居民前往活動場地體驗。
(7)參與人數過多:小組成員分組分區域進行知識普及,分散參與居民,避免人群擁擠;
(8)人員安排不當:及時發動機動后勤人員補充配合工作或及時與物業溝通,加派人手支援。
(四)項目的溝通管理情況(項目的溝通對象,溝通頻率、效果等)
本協會作為申報單位,配備的團隊成員本身是行業組織工作人員,在業內一直倡導會員單位遵守誠信公約,也曾開展過“信用福田”項目,對職場人員進行信用知識宣傳普及,了解居民對誠信知識的需求和掌握程度,通過第九期社會專項資金項目(信用福田項目)的開展,能知道誠信方面的問題是居民自身較為關注跟重視的社區問題。同時,協會在日常走訪工作中了解到,以家庭為單位的社區住戶非常關心誠信問題,并希望通過本次活動的開展,將誠信知識、法律知識、行為準則以較有效的方式輸出給社區居民,使之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,從而更加約束本身行為,減少社會生活中的矛盾、摩擦和沖突,建立良好的誠信社區氛圍。
(五)項目遇到的困難及應對(項目遇到哪些困難,是如何應對這些困難的)
(1)疫情防控:項目團隊全員學習疫情防控知識,隨時關注疫情動態,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政策。
(2)場地安全:每場活動均需要提前做好現場考察工作。
(3)惡劣天氣的影響:及時關注天氣預報,確保室外活動時社區居民的安全,如遇惡劣天氣,則改為室內活動方式,如沒有室內場所則根據情況必要時先取消活動,盡可能避免天氣對項目實施產生的影響。
(4)活動物資欠缺:及時補充印刷宣傳資料,也可將宣傳冊電子檔發送業主群,方便居民隨手查看了解學習。
(5)設備音響故障:儲備2家及以上設備供用商,活動當天提前布置場地,測試設備。
(6)參與人數過少:主動向居民介紹活動的背景和意義,講解相關知識內容,引導居民前往活動場地體驗。
(7)參與人數過多:小組成員分組分區域進行知識普及,分散參與居民,避免人群擁擠;
(8)人員安排不當:及時發動機動后勤人員補充配合工作或及時與物業溝通,加派人手支援。
三、項目成效情況
(一)項目目標達成情況
1.目標達成情況對照表